找到相关内容862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金刚三昧经》作者辨

    。  元晓对此产生了误解。他认为“初一句,牒能化,后一句,叹化大,中间二句,正明观相。无生于化者,初修观时,破诸有,于幻化,灭其生心故。不生无化者,既破化相,次遣,于无化,亦不生心故”,表明...有,心常处于理无,理无者,理绝三有之也。在大者,虽恒化于十方,而心在于大。大者,十方大也”。即便如此,心处理无,心在十方大就对吗?经中明言“断空有见”,“不取虚空”,元晓所释依然是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4464596.html
  • 禅是佛教吗? ——“批判佛教”关于禅的观念检讨

    是诸法本源,所谓“我见诸法,变即有,不变即无,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。” 这个“心”确有发生论的意义,这里的困难是,“心”可否作一实体性的读解。有学者借牟宗三对《起信论》“心真如”的解释,来说明对“心...”两义来讲真如,不过依《起信》的脉络,“如实空”不是就存在的意味,而是从“言说分别”的意义上予以论究的。即是说,“”是离一切言相,如德清《起信论直解》中所解释的“离一切,名言双绝。” 因此心体并...

    龚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4864599.html
  • 佛学之真理论

    有之性为诸法性,此无相之,为法实相,是故亦名,亦名实际真如,是即第四真实体性也。  真实义能观人者,谓诸菩萨、诸佛世尊。菩萨者,菩谓菩提,此义名觉。萨谓萨捶,此谓有情。觉即有情,即谓智者。...不能告,患难不能相恤,乐利不能相助,则家庭社会不能成立,而文化经验亦不无积累进步以至于繁富文明矣。然人类不能孤立者也。其个人生活必隶属于社会生活始能存在。是社会生活尤重于个人生活也。既欲营社会生活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4764660.html
  • 尕藏加:藏密诸派及其理论与实践 2

    感情发生,既不放弃,又不控制;应允许它们自起自落,自生自灭,不去引导或促其成型,修炼者仅认识即可。如此长期保持,念因未被放弃,其实相(或自性)会自然呈现。  修炼者仅认识想念,无取无舍,就可了解到能...、乐、智慧,为尊重佛典之意。  进一步讲,大手印为修持密法取得最高成就、证悟和智慧的象征。从修持入定的角度来看,大手印就是在甚深入定的境界中呈现出的光明性体,如自性、实相、菩提、法身、真如、真空体性...

    尕藏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1764690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论(3)

    现实。佛法虚空是不随意识而有无的,即是客观地存在,但此存在即无所存在。以无所存在而存在,是为客观的虚空。又缘虚空时,仍随意识变起虚空之为自所缘。故此虚空有真空和识变二者。  2、择灭  择谓抉择,...观立真如名。亦有立为如如者,义尤显了。通俗言之,即是诸法本来面目也。二列别名。此之真如又名实相,是法本来真实相故。又名,即此实相是离我法执,二所显故。又名实际,是一切法真实边际故。除此更无若过若增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564813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释(3)

    一切有为法,如梦、幻、泡、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亦随是义,说法无我。或说诸法自性本。谓如经言:诸法从缘生,自无有定性,若知此因缘,则达法实相,若知法实相,是则知,若知相者,则为见导师。又说...缘生第十  佛言:若知缘生,则知法性;若知法性,则知性;若知性,则见智者。  云何缘生?何等法缘生?何等缘生决定义?为何义故观察缘生耶?  云缘生者,缘谓依待,依待他法自果方生,故名缘生。亦名依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964816.html
  • 王恩洋:《佛学通释》上卷(3)

    如是观。亦随是义,说法无我。或说诸法自性本。谓如经言:诸法从缘生,自无有定性,若知此因缘,则达法实相,若知法实相,是则知,若知相者,则为见导师。又说若知缘生,则知法性,若知法性,则知性,知...缘生第十  佛言:若知缘生,则知法性;若知法性,则知性;若知性,则见智者。云何缘生?何等法缘生?何等缘生决定义?为何义故观察缘生耶?  云缘生者,缘谓依待,依待他法白果方生,故名缘生。亦名依他起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81864967.html
  • 中观之学

    生死;以大悲故,不住涅盘。  因此,中观学的缘起说认为,缘起之假有不能离开性而独立成为有,自性本亦不能抛弃缘起之假有而自成为,故空有相依相待,互相彰显,平等无碍。性是体、是真、是涅盘,缘起是...双遣两非”,才是中道。这种以否定(遮)达到肯定(表)的方法,即是“破邪显正”的方法,其模式为遮相(缘起法)说性,破性显即三句话所表示的思路来建立的。  为此龙树讲了一大套“八不中道”。《中论...

    王路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5165189.html
  • 舍利弗问经略注

    十二部经,读诵书写,不作地,水火风相,虚空识相,是故名为弥沙塞部。”“受持如来十二部经,读诵书写,皆说有我,不说,犹如小儿,是故名为婆蹉富罗。”“受持如来十二部经,读诵书写,广博遍学五部经书,...称是。又如是者信顺之辞。《大智度论》一云:“如是义者即是信也,若人心中有信清净,是人能人佛法。若无信,是人不能人佛法。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,信者言是事如是。”又云:“如是义在佛法初,善信故。”  二、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5265312.html
  • 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思想的关系

    实的,透过了语句,不再为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的言语所困,悟达究竟,没有丝毫执著,心己自由无碍,所以非心非佛遣执功用对他来说是多此一举,由此他只肯定即心即佛而不肯定非心非佛。这正如马祖所说,所有佛法(..., 智不是道,剑去远矣,尔方刻舟。"[19]"心不是佛"指心、佛皆,了无一可得;"智不是道"则是批评那些诵习"即心即佛"者以理智分别来追寻无相的清净之心,自然与道相背。如会以"心不是佛,智不是道"...

    邱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1965341.html